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 学种菜网 > 养殖技术
  • 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Gray)是国家一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我国采取了人工增殖放流等技术措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约5万尾15cm以上的中华鲟幼鱼,这些幼鲟是人工养殖获得,同时为实现中华鲟的全人...

  •  冻虾仁把鲜对虾加冰送至加工车间分级,取规格较小的对虾简单清洗一遍,肃掉虾壳,去除肠腺,用冰水洗净,然后按虾仁大小规格分级,并再清洗一次,放入筛盘内控水10分钟,称重后摆盘,放进-25℃以下的冷冻间冻结(冻盘中应加入适量的水)冻结完成后,进...

  • 对虾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常会发生鳃病,有许多养殖户由于没有正确诊断病原或病因,常采用错误的防治方法而给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笔者总结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一、由弧菌引起病虾浮在水面游动缓慢,鳃丝轻微肿胀、暗灰色,尖端有变性坏死现象。在高倍镜下能看到...

  • 在龟类养殖中,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条件,采用以下五种饲料成本管理方法,可节约饲料成本20%~40%,养殖效益增加20%左右。根据季节选用饵料在春季其它饵料较少时,与冷藏场(厂)、饭店联系,低价购买一两块钱1桶的鸡头、鸡肠、羊肉下脚料、剩饭菜等喂...

  •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cm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

  • 2004年6月上中旬我站引进匙吻鲟苗种7080尾入箱试验,养殖户13户,养殖面积322平方米,经5个多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483.8克/尾,全长53厘米,平均成活率为86%,总产量为2946.3千克,每平方产量9.15千克;总产值29.46...

  • 幼鳖是指体重10克左右的稚鳖养到150克左右的小鳖。鳖种是将体重150克左右的小鳖养到400克以下的大规格鳖种。这是养鳖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它直接影响到今后的成鳖养殖。快速养殖生产的幼鳖和鳖种养殖都于冬春低温季节在温室内进行,须掌握以...

  • 鳖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般密度较高,且常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弥补天然饲料的不足,如果人工配合饲料某种营养成分缺乏或过剩,不仅会影响鳖的生长,且饲料系数高,造成浪费,严重时还能导致鳖生病而死亡。1.蛋白质不足或过多所引起的鳖病蛋白质是构成鳖生长最重...

  • 一、气泡病症状1.游动:仔鱼旋转游动,侧卧间歇片刻后又重复旋转游动,持续一段时间后随着体能大量消耗,旋转游动频率降低,渐渐浮游于水面,如果症状加剧,会出现仔鱼腹部向上,漂浮于水面的现象。在此阶段,仔鱼往往下潜困难,游动行为难以自身控制,直接...

  • 将孵出幼体时间接近的抱卵虾移人育苗池中孵化,每平方米可放抱卵虾3O-60尾,待夜晚幼体孵出后,幼体密度较大时及时将幼体用密网捞到幼体培育池进行培育,密度一般时也可在第二天上午将幼体捞过池。3-4天后,大部分抱卵虾已孵空即将亲虾移出,未孵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