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 学种菜网 > 养殖技术
  • 产房的设计要母仔兼顾。母猪因分娩过程中生殖器官和生理状态发生迅速而剧烈的变化,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所以产后母猪对舍内环境和生产设备条件的要求较高。产房母猪适宜的温度为20℃左右,舍温不能有大的变化,当舍温偏高接近30℃时,母猪会出现明显的热应...

  • 现年46岁的黄永俊,家住江苏省如东县马塘镇马南村16组,2002年春,他投资2万多元建起猪舍,一次购买了400头仔猪,搞起了规模养猪。虽然当时行情低迷,但他刻苦钻研科学饲养技术,400头商品猪上市后,净赚4万多元,之后,黄永俊追加投资,扩大...

  • 改善猪饲料的适口性和猪生产性能的加工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种,供大家参考。酸化处理(1%~3%的柠檬酸或乳酸或0.3%的胃蛋白酶;发酵处理(小苏打、甜酒曲、海硝粉、辣廖各50克,六一散3袋,茶叶5克,贯众、山药、茯苓、陈皮各250克,葡萄糖5...

  • 猪瘟的免疫

    2023-08-29

    我国目前使用猪瘟弱毒疫苗接种,在没有猪瘟流行的地区,产后或子猪60日龄免疫1次即可。若周围有疫情,则最好免疫2次:即第1次在20日龄~30日龄时;第二次在60日龄前后对于成年猪则按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每次不论大小猪各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毫升...

  • 在给母猪接产结束后,用160万单位的青霉素5支混合安痛定2支(每支10毫升)给母猪颈部肌肉注射。这样做有3点好处,一、可起到消炎作用,避免接产母猪产后发生感染而造成疾病。二、可使母猪得到止痛作用及恢复产后的疲乏,能够及早进食。三、母猪产后补...

  • 近几年生猪“高热病”在部分地区呈季节性发生和流行,夏季的高温、高湿以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生猪免疫力低下,常表现出发病生猪的临床症状反复发作,并有多种疾病感染的混合症状,且无特效治疗药物,常无明显治疗效果,故病死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

  • 按照权威说法:肥猪养到90~100公斤出栏是最佳经济重量,也就是说是最合算的。我们不否认这个结论的合理性,但在实际生产中,是否一定要按这个规律来操作呢?我的观点是不一定。猪农养猪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肥猪的出栏体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

  • 主要侵害2月龄-4月龄仔猪,尤其是断奶后不久的仔猪最易感,成年猪及哺乳仔猪很少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呈散发性和地方流行性。特征症状及病变:急性型先便秘后腹泻,粪便恶臭,耳、腹部及四肢皮肤紫绀;慢性型最常见,反复下痢,粪便呈粥样或水样,黄褐、灰...

  • 一、母猪产仔后到断奶前喂料量应平均。一般分娩当天不宜喂料,到第2天喂1公斤左右,以后逐天增加0.5公斤,1周后每天喂4-5公斤,直至断奶。二、保证哺乳母猪料能量充足。哺乳母猪料的能量应低于每公斤11.7兆焦,蛋白质不低于16%。因为哺乳母猪...

  • 预防仔猪红痢

    2023-08-29

    1.症状本病发病很快,仔猪出生后当天,感染后几小时至十几小时就出现症状。患病猪精神不振,吃奶减少,开始排粘液状白粪,并混有灰色坏死的肠粘膜,粪腥臭伴有多量小气泡,病猪很快出现虚弱症状,最后衰竭死亡。患病猪从发病到死亡很少超过3天的。最急性病...

首页 上一页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