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养殖技术

  • 每年的2―3月份,正值羊的产羔旺季。给母羊接产,要掌握好四个要领:一、产前准备。此时天气乍暖还寒,母羊产羔前须备好产房,保持温度在5℃以上,并用2%―4%的来苏水或15%―20%草木灰水消毒。产房地面铺上干草或沙土以保持干燥。同时还要适当地...

  • 荞麦属蓼科植物,其子实、秸秆和叶壳等被绵羊采食后,能增加动物对阳光的敏感性,引起家畜中毒。1主要症状在绵羊皮肤上发生红斑性炎症,首先在眼睑、耳、鼻及咽部出现严重水肿而且吞咽困难,体温上升,发生角膜炎和黄疸,皮肤有黄色液体渗出,后形成硬结龟裂...

  • 冬季常因天气寒冷,羊不能外出放牧,而舍饲时间较多。因此羊蹄往往过长或歪于一侧,严重影响羊的采食和行走。到了初春,应该对羊只进行检查,对生长过长或蹄形不正的羊蹄进行修剪。其方法是:将羊蹄用水浸软或趁雨后蹄子浸软时,把羊放倒在地上,用果树剪将过...

  • 巴氏杆菌病也称出血性败血病(Hemor-rhagicsepticemi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haemolytica)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羔羊,也发生于1岁左右的绵羊,山羊较少见。本病在冬末...

  • 羊口疮,又称为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病毒引起的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口唇、舌、鼻、乳房等部位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结痂为特征。不同地区分离的病毒抗原性不完全一致。本病多发于3-6月龄的羔羊,常呈群发性,疫区的成年羊多有一定的抵...

  • 早春所产的羔羊,气温低,成活率难以保证。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工作,做好以下四项工作。1.护理。羔羊出生后,脐带以自然断裂为好。脐带未断,要用手指距腹部5~8厘米处拧断,然后用50%碘酒涂在断端进行消毒。切忌用剪刀、刀片切断跻带,也不能将脐带结扎...

  • 1.治痢疾。病羊应灌服土霉素,每次0.3-0.5克,每天1次,连用3天;或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注射10-15毫升;或内服氯霉素或者金霉素,每次0.3-0.5克,每天1次,连服3天即愈。2.治疗羊癣。熬些豆油,待不烫手时涂在患部,1...

  • 山羊痘是各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比较严重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在早春流行。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致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饲料、垫草、皮毛产品和体外寄生虫都可成为传播媒介。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

  • 未断奶的羔羊常在口角、唇黏膜、齿龈上发生散发性小红斑,逐渐发展成为丘疹或小结节,继而形成水泡或脓疱,此后相互融合,痂不断增厚,部分或整个口唇外翻,呈桑葚状隆起,后变为黑褐色痂块。这就是“烂嘴病”。羔羊群中一经发现病例,应连同母羊一起送隔离舍...

  • 种公羊的补饲种公羊在整个羊群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予以特别重视。应保证其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充足供给。在配种期间,从配种前一个半月开始,要根据种公羊的体况和精液的数量及品质等,适当增加精料,使之在配种期达到所规定的标准。一般在配种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