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养殖技术

  • 雏鸡是指出壳至6周龄的幼鸡。雏鸡的健雏率(均匀度和达到种用要求的鸡只)和成活率是衡量育雏阶段的重要指标。雏鸡适应能力差、抗病力不强、对外界环境依赖性高。提供健康合格的雏鸡是养好育成鸡的前提(或基础),而且最终影响种鸡生产性能的发挥,因此要十...

  • 初冬是春养蛋鸡刚进入产蛋的高峰季节,也是青绿饲料和富含维生素饲料缺乏的季节,关键要把握以下一些要点:适时换喂蛋前饲料。当蛋鸡达20周龄时,要给其换喂蛋前饲料。料中的含钙量宜为1%~1.2%,粗蛋白质含量宜为16.5%。整个换料过程要以半个月...

  • 蛋鸡的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是一种营养代谢病.笔者在基层临床工作中常见.主要表现过度肥胖.产蛋下降并突然死亡。该病多出现在产蛋高的鸡群或产蛋的高峰期.病鸡状况良好,剖检其肝脏、腹腔及皮下有大量的脂肪蓄积.常伴有肝脏小血管出血,并使肝脏下形成血肿,...

  • 相似症状: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与鸡新城疫(美国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器官病型)、传染性鼻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败血霉形体病、有相似症状)区别症状:呼吸及吞咽困难,多窒息死亡;口腔及咽喉部粘膜出现痘诊及假膜形成;混合感染其它病型,还可见...

  •  夏季天气炎热,肉鸡的食欲减退,采食量降低。所以一般人认为夏季肉鸡应饲喂高蛋白饲料,以保证肉鸡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肉鸡迅速食入高蛋白饲料后,只能暂时满足其营养需要,随后肉鸡就不太乐意采食甚至拒食,因而造成能量饲料摄入量...

  • 实行肉仔鸡公母分群饲养,是近年来随着肉鸡育种水平和初生雏性别鉴定技术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饲养制度,它同目前普遍采用的混养式相比有其独到之处。在国内外仔鸡的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公母分群饲养的理论依据公鸡与母鸡生理基础不同,对生活环境、...

  • 温热环境是指周围冷热的空气环境,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相互结合及相互影响综合而成,它是不断地变化,而且随时随地都在对鸡群的健康和生产力起作用的重要环境因素。鸡是恒温动物,具有非常发达的热调...

  • 1、白色便,呈铅油状――法氏囊病2、白色稀便,有扁样突起――痛风病3、白色米汤样稀便――肾肿或转群应激...

  •  蛋鸡经过春夏两季的大量产蛋后,在秋天有一个换羽休产阶段。自然换羽的鸡群,时间前后参差不齐,换羽早的休产较长;换羽迟的蛋鸡后期蛋壳较薄,蛋重减少,受精率和孵化率也降低。由于鸡群在此期间耗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许多人采用限饲、限水、限光照的办...

  • 为了提高产蛋鸡的生产效益,应随时淘汰一些不理想鸡。这样既节省了饲料及其他方面的消耗,又使鸡群整齐一致,提高养鸡效益。但是目前的养鸡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养鸡户,往往忽视了这一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减效。蛋鸡的淘汰要做到科学合理,应从如下几...

首页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