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当前位置: 学种菜网 > 养殖技术
  • 没有人能在不首先清楚了解传染性疾病是怎样在猪场之间传播就可成功地控制疾病。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繁殖猪群仍然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阳性的猪人工授精中心购买精液时,就不可能利用检测-淘汰技术将PRRS病毒从其猪群中清除出去。控制疾病...

  • 猪流感多发生于气候骤变、忽冷忽热的秋末冬初季节。其症状是:突然发病,并呈地方性流行,体温升高(41℃左右),精神萎靡,少食或不食,呼吸加快,咳嗽、流泪、流鼻涕、气喘等,不愿运动或跛行,有的喜卧地,防治不及时,常发生死亡。临床实践证明,此病用...

  • 谷实类饲料适当粉碎是必要的,但粉碎过细有害。饲料饲喂前适当掺水有利,但超过一定限度不利。大多数饲料应生喂,个别饲料熟喂有益。(1)饲料粉碎细度:玉米、高粱、大麦、小麦、稻谷等谷实饲料,都有一层硬种皮或兼有粗硬的颖壳,喂前粉碎或压片,可减少咀...

  • 要保持母猪有良好的体况及繁殖性能,母猪各阶段饲料的选择和控制是饲养中的关键措施之一。母猪繁殖可分为后备期、断奶空怀期、怀孕前期、怀孕后期、哺乳期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饲料的选择和控制应根据母猪的状况各有不同。一、后备期后备期母猪处于生长发育阶...

  • 仔猪营养问题是猪营养中的焦点问题,其日粮设计的好坏与仔猪的成活率和生产性能直接相关。在实际日粮设计时,常用较昂贵的鱼粉、乳清粉或血浆蛋白等动物性蛋白饲料,使易引起过敏性腹泻的豆粕蛋白含量不超过总蛋白量的60%。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由美国多福...

  • 不同猪场即使感染同样的病原体,但由于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不同,在保育舍或育肥舍中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也差别很大。若猪场饲养密度高、空气流通不良,则呼吸道疾病可在猪舍内发生缓慢传播;反之,则以直接接触传播为主。还有很多因素如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影响、...

  • 生猪增生性肠炎是由细胞内劳森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常发生于6~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被感染的猪群死亡率虽仅有5~10%,但因患猪对饲料利用率下降,生长迟缓,被迫淘汰率升高,猪舍占用时间延长,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药物预防。(1)对尚...

  • 误区之一: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在农村,养猪户普遍存在一个不科学的饲喂方法,即肉猪在催肥阶段大量喂豆饼或花生饼,认为这样肉猪才长得快、肉结实,这是错误的。催肥阶段肉猪生长重点是生长脂肪,而不是生长肌肉,为此不需要大量的蛋白质饲料(如豆...

  • 由于发酵床内的菌种需要特定的温湿度环境,加之菌种在分解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时产生大量的热能,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均较高。因此,发酵床养猪技术中猪舍的通风系统的设计是该技术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应重点强调通风、采光。发酵床养猪猪舍可以在原建猪舍的基础...

  • 用途用于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用法母猪配种前两周免疫,于耳根部肌肉注射。用量后备母猪、公猪断奶时首免,每头2毫升,间隔30天后或配种前两周再免疫1次,每头2毫升,可保护整个生产期。免疫期接种本疫苗10至14天产生免疫,免疫期3至4个月。贮藏疫...

首页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