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粮食种植

  • 按照棉花生长发育的要求和生产目标,从种子萌发开始,在不同生育阶段,通过数次作用一种或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实现对作物整个生育期有目的和系统地调整。利用调节剂间的复合效应,协调体内多种生理过程,解决作物生育和生产中的多种问题,达到生产的多重目标。一、甲哌鎓甲哌鎓,即缩节胺,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

  • 棉珠的中上部棉铃,是在秋季温度不断下降的气候条件下成熟开裂的,一些后期棉铃,由于种种原因,在下霜前来不及开裂吐絮而成为霜后花,甚至不能开裂成为无效铃。尤其在我国北方棉区,秋季气温下降迅速,枯霜来得早,霜后花的比例较高,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南方棉区虽气候条件比北方有力,但由于复种指数高,茬口衔接...

  • 棉花在正确使用乙烯利后5天左右,从外观可见,老叶逐渐转红,以后部分老叶脱落。同时,棉铃开始脱水,随之加快开裂吐絮,药后10天棉铃开裂速度明显加快,10~25天棉铃集中开裂吐絮,30天左右棉花采收可基本结束。如在上海地区,对晚熟棉花“寒露” 前后喷药,到11月中旬可采收结束,由于常年初霜出现在11月1...

  • 使用乙烯利的时间是否合适,是乙烯利催熟棉花成败的关键,使用太早,会导致叶片过早衰老脱落,使一部分棉铃发育不足而过早开裂,造成铃重减轻,衣分和品质下降;使用过晚,由于气温偏低,药效得不到充分发挥,即使增加用药量,也不能达到理想的催熟效果。根据各单位试验结果,棉花使用乙烯利的适宜时间,应根据以下几条原则...

  •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铃,从棉铃发育来考虑,时间愈晚愈有利,但要发挥乙烯利的药效,与当时气温有密切关系,温度偏低,药效则无法发挥。这是因为乙烯利不同于别的干燥剂,它不是通过简单的物理作用或化学作用来破坏细胞膜使铃壳失水而开裂,而是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过程,这些活动都要求一定的适宜温度,并且要有一定...

  • 棉花使用乙烯利催熟是在棉花的生育后期,因此,在棉花产量构成因素中,铃重和衣分与乙烯利处理的关系比较密切。乙烯利对铃重衣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棉铃的发育程度,各地试验资料一致认为,乙烯利对铃期%在70以上的棉铃,能增加其铃重和衣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通过14C示踪发现,乙烯利处理后,可减少通化物质在棉叶...

  • 使用乙烯利催熟棉花,只要适期、适量、棉纤维品质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有所改善。这是因为棉花使用乙烯利的减少了霜后花,增收了霜前花、优质花,群众反映喷乙烯利的棉花“开的足、有丝光、弹性好、售价高”。据棉花收购部门测定,喷乙烯利的棉花平均品级比不喷的要高0.3~0.5级,1~3级花增加,次级花减少。这样从...

  • 给棉花喷施甲哌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棉花施用甲哌鎓要避免什么?棉花喷施甲哌鎓有没有药害?以下小编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不同情况下对施药技术的要求不同。甲哌鎓为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到棉花上后,可以向上、向下运输到各个部位,但输出量较少,主要停留在接受药液的叶片上。因此在不徒长的棉花喷施时,要...

  • 棉花早衰是近几年棉花生产上发生较普遍的现象。最近,棉花早衰现象发生的越来越早,危害越来越严重,对棉花的高产高效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棉花早衰主要表现:一是棉花结铃盛期过后,叶片脉间失绿黄化,黄化叶片由距主茎最远处开始由上向下、由外向里发展,叶片逐渐干枯脱落。二是棉花生长后期,叶片变红,失去制造养分的功...

  • 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为锦葵科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产量最高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埃及、巴基斯坦、土耳其、阿根廷和苏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棉花的产地分布吧!我国棉花产地分布棉花的原产地是印度和阿拉伯,在棉花传入中国...

首页 上一页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