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粮食种植

  • 开春后气候逐渐回升,小麦开始返青生长,进入根、茎、叶生长最旺盛时期,这是巩固冬前壮苗、争取弱苗转壮苗的有利时期。小麦春季管理的主题是促分蘖、要壮苗、争群体。在具体措施上要针对小麦苗情、墒情及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因苗制宜。以锄划增温、保墒促苗...

  • 小麦的株型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小麦株型除带有品种的固有特性外,还受到肥、水、光、温等环境条件的影响。目前大田生产可以通过控制肥和水,来调节小麦叶片的大小和茎节的长短。肥料中的氮肥和磷肥都能影响叶片生长,特别是氮肥对叶片的影响最大。因氮是组...

  • 冬小麦由于各种原因最容易遭受冻害,那么小麦受冻后有哪些补救措施呢? 初冬冻害的补救对于在11月上旬遭受冻害的麦田,仅地上部叶片干枯,分蘖节和根系仍存活,应该在天气转暖后追肥浇水,促进小麦快速恢复生长。若没有水浇条件,遇上强降温天气,墒情较好...

  • 我国饲料资源不足,尤其能量饲料缺口更大。长期以来能量饲料的主要原料是玉米。近年来,以玉米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如:赖氨酸,乙醇,淀粉,酿酒等)快速发展,造成玉米供应日趋紧张。加之小麦产量逐年增加,导致今年各地区的小麦价格往往低于玉米100元/吨...

  • 冬小麦生产,高产优质是关键。针对冬小麦生育期长、生长温度前后反差大及各生育期对养分要求明显不一等特点,要解决经济省时与高产这一矛盾,科学与合理施肥是非常重要的。一、重施基肥“麦喜胎里富,底肥是基础。”一般667平方米(1亩)施优质有机肥20...

  • 冬前管理的目标是以培育壮苗为中心,促根增蘖,协调生长,确保幼苗安全越冬。壮苗标准:一是苗龄主茎6片叶,二是分蘖多(4~5蘖),每亩总苗数为60~70万,三是根系强,单株次生根在10条以上,四是叶色正绿,不过浓也不过黄。及早查苗补种。出苗后,...

  • 记者7月3日从中科院离子束生物工程学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与省农科院作物所合作,利用离子束诱变技术选育成功的小麦新品种“皖9926”日前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是离子束诱变技术育成的第一个受国家保护的植物新品种。小麦新品种“皖...

  • 近期,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遗传学技术,可以彻底消灭小麦杆锈病,自1925年以来,小麦杆锈病菌一直是危害澳大利亚小麦作物的一种恶劣的病原体。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科学家马格博士领导的一个植物产业研究组,近期鉴别了...

  • 小麦由皮层、胚、胚乳三部分构成,脱粒时内外稃已除去,粒形卵圆或椭圆。顶端生有茸毛,叫麦毛。背面隆起,背的基部有胚。腹面扁平,中间有一道凹陷的沟,叫腹沟。麦毛和腹沟容易潜藏灰尘与微生物,对保管不利。为切实加强小麦的保管工作,确保存粮安全,现结...

  • 据试验测定,施用锰肥不仅可以使小麦增产一成左右,而且还能提高麦粒蛋白质的含量,改善小麦的品质,特别是对石灰性土壤、盐碱地、砂土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田块,使用锰肥有更明显的成效。锰肥常用的是硫酸锰,一般锰的含量为26%-28%,施用方法有以下几...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