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粮食种植

  • 适期化控进入汛期后,棉株极易发生疯长,引起蕾铃脱落,而及时用缩节胺或助壮素化控可稳定棉株生长,改善株型,多结蕾铃。其方法是:雨季初期棉花初开花时,每亩用助壮素6~8毫升或缩节胺1.5~2克,加水25~28公斤配成60~70毫克/公斤液喷雾。...

  •  抓好苗床管理的同时,着力做好大田准备和适期移栽等工作。熟化土壤套栽棉预留棉幅上种植的绿肥要在棉花移栽前10~15天翻埋。接茬田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移栽。施足基肥套栽棉基肥于整地时开沟深施在棉花小行中间,单行移栽的在靠近棉行的一侧开沟深施,或翻...

  • 1.营养调剂:种植前要尽量施足有机肥,生长期间补施化肥,特别要重施花铃肥,在肥料搭配上要在追施氮肥的同时,重视磷、钾肥的追施量,不能单施氮肥,保证营养平衡供给。后期应根据棉株长势,进行叶面喷肥,可选用1%尿素溶液或0.3%~0.5%的磷酸二...

  •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黑斑病、猝倒病、根腐病等。棉苗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土壤带菌,一旦遇到适合发病的气候和环境条件,棉花苗病将严重发生,危害棉苗的正常生长,一般年份苗病发病率为30%~50%。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棉...

  • 近几年随着抗虫棉、地膜覆盖和化学调控技术的广泛普及应用,棉农在棉花栽培技术中特别是化学调控技术(以下简称化控)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栽培倾向。不注意适时、适量化控,导致棉田徒长、旺长,营养生长过旺,蕾、花、铃脱落较严重,最终导致棉株形成高、大、...

  • 西瓜合理施肥西瓜是瓜菜和水果食用作物,一般酸性和碱性的肥沃土壤,都适宜种植。它的全生育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结果期。氮、磷、钾养分需求比例,平均约1∶0.36∶1.35。幼苗期需肥少,伸蔓期增多,果实膨大期达到高峰,成熟期下降。西...

  •  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07年以来该病在建湖县逐年加重发生,2009年全县发病面积将近3.5万亩,占棉花总面积91.4%,已成为制约当地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暴发原因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

  • 进入秋季,棉花生长转入以吐絮、完成秋桃发育为主的生育后期。按常规,此时棉花产量高低已基本定型,棉农也习惯地认为此时可适当放松管理。但从这几年生产实践来看,若适时抓好如下几项措施,对改善棉花品质、提高单产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1.及时...

  •  笔者最近从湖南、湖北部分棉花主产区了解到,由于去年棉花行情较好,今年有些农民打算将稻田改成棉田。稻田改种棉花能否高产?就要看备耕工作做得如何。鉴于历年稻田改种棉田的一些经验教训,当前备耕工作要注意抓好以下几项环节:整地炕土,防止板结。稻田...

  • 科学选种是棉花生产的第一道关口。选择优良品种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审定原则。国家规定,必须经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才能进入生产应用,因此要购买审定的品种作为生产用种。二是生态区原则。所选品种要适合本棉区生态条件。三是熟性原则。...

首页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