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学种菜网种植技术内容详情

豌豆的栽培技术,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

学种菜网 2024-06-18 14:49:21 881

适合种植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土地,其中中性壤土的有机质含量达到20 g/kg最理想,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切忌与豆科作物轮作。在潮湿黏渍土和贫瘠的土地上进行种植,豌豆植株的生长状况较弱、产量较低、品质较差。

在前茬作物收获结束后,及时深耕除草、土壤晾晒至熟化。在播种前,将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 kg/667 m²)、尿素(10 kg/667 m²)、硫酸钾(8 kg/667 m²)、钼酸铵(1.5 kg/667 m²)作为基肥均匀撒施,然后进行耕翻整地,在整平之后筑成深沟高畦的模式,畦宽1.4 m,沟的宽度为40 cm,沟的深度为30 cm。

3 品种选择

4 种子处理

6 田间管理

豌豆田忌过干或积水,土壤墒情好则无需浇水,高温干旱时应及时补水。采收中后期保证土壤湿润,以免花荚脱落,影响产量。豌豆整个生长期一般浇水3~4次。

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2叶期和4叶期,分别追施尿素5 kg/667 m2,将肥料施在距植株10 cm处的土壤中;初花期进行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0.2 kg/667 m2、尿素0.5 kg/667 m2兑水60 kg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 d施1次,喷施2~3次。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易发生草害,应及早锄地松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锄地先浅后深,并适当培土,防止植株倒伏。播种后20~25 d、株高5~7 cm时,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无需疏苗定苗;播后40 d左右、株高20~30 cm时,豌豆植株茎部尚未快速伸长,进行第2次中耕除草。开花前,根据豌豆苗的长势及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第3次中耕除草。松土除草应在开花结荚期前完成,进入开花结荚期后植株茎叶生长迅速,快速封垄,锄地易损伤植株,可人工拔除杂草。

为提高授粉率和结荚率,集中养分供应,在花期尤其是盛花阶段,应摘除弱花密花、病叶密叶等,以防落花落荚;豌豆生长后期枝叶茂密,应及时摘除过密叶片,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促进植株光合作用。

7 病虫害防治

种植技术推荐

种植技术精选图文

种植技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