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葫芦的无土栽培技术,绿色环保蔬菜生产技术
学种菜解答: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西葫芦的无土栽培技术如下: 设施:1、栽培槽。在温室内北边留80厘米走道,南边留30厘米,用砖垒成南北向栽培槽,槽内径48厘米,槽高24厘米,槽距72厘米;也可以直接挖半地下式栽培槽,槽宽48厘米,深12厘米,两边再用砖垒2层。槽内铺1层厚0.1毫米的塑料薄膜,膜两边用最上层的砖压住。膜上铺3厘米厚的洁净河沙,沙上铺l层编织袋,袋上填栽培基质。2、供水设施、用自来水或水位差1.5米以上的蓄水池供水。外管道用金属管,温室内主管道及栽培槽内的滴灌带均用塑料管。槽内铺滴灌带1~2根,并在滴灌带上覆1层厚0.1毫米的窄塑料薄膜,以防止滴灌水外喷。3、栽培基质、有机基质的原料可用玉米秸、菇渣、锯末等,使用前基质先喷湿盖膜堆闷10~15天以灭菌消毒,并加入一定量的沙、炉渣等无机物,l立方米基质中再加入有机无土栽培专用肥2千克、消毒鸡粪10千克,混匀后即可填槽。每茬作物收获后可进行基质消毒,基质一般3~5年更新1次。定植:定植前先将基质翻匀整平,每个栽培槽内的基质进行大水漫灌,使基质充分吸水。水渗后每槽调角定植2行,基质略高于苗茎基部。株距45厘米,每1/15公顷定植2000株,栽后轻浇小水。管理:1、肥水管理。一般定植后5~7天浇1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使西葫芦长势中等。坐果后晴天上午、下午各浇1次;阴天可视具体情况少浇或不浇;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0天开始,此后每隔10天追肥1次,每次每株追施专用肥15克,坐果后每次每株25克。将肥料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温室内可根据需要追施C02气肥。2、温度、光照管理。定植后,温度保持白天20~25℃,夜间12℃左右。坐瓜后保持白天25~28℃,夜间12~15℃。西葫芦喜温、喜光,应早拉晚放草苫。尽量让植株多见光。3、植株调整,根瓜采收后,用塑料绳吊蔓,并及时摘除侧芽,卷须和病残老叶,以利通风和减少养分消耗。4、人工授粉与激素处理。早晨6~9时摘取雄花,将花药轻轻地涂雌花柱头,1朵雄花授2~3朵雌花。10时左右用20~30微升/升的防落素涂抹瓜柄和柱头。5、采收。定植后50天左右根瓜即可坐住,重量250克左右即可采收上市。以后的西葫芦500克左右大小即可采收上市。 二、要生产绿色环保蔬菜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把好种子关。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选择优良抗病虫品种,既可减少因病虫危害而造成减产,又可代替某些昂贵的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减少对蔬菜和农业环境的污染。要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同时,种子质量要符合GB16715、GB8079二级以上要求。 2、把好播前、定植前准备关。播种或定植前,及早灭茬翻耕,曝晒土壤,清除残留的根茬和枝叶,以消灭土壤残存的菌源和虫源。利用温烫浸种和变温处理种子和幼苗,可以杀灭或减少种传病虫害,促使蔬菜植株健壮生长。在冬季温室定植前,进行低温锻炼,可促使秧苗健壮,耐低温,缓苗快,增强抗病力。 3、把好栽培管理关。首先,积极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如营养钵育苗、工厂化育苗、组织培养、嫁接,在播种和定植时采用地膜覆盖,在保护地菜田推广膜下暗灌、滴灌、渗灌;在露地菜田推广喷雾,严禁大水漫灌,以减少病害的发生,从培育壮苗入手,增加对病虫的抗性。其次,合理搞好间作套种,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对于光照、水分、肥料的不同要求,采用高矮立体种植。不同类蔬菜品种的立体种植,要做到合理搭配,达到互补互利的目的。再其次,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定植秧苗,整枝打杈,中耕除草,及时摘除病叶、病果、虫叶、虫果,及时拔除病株,打开通风透光的通路,减轻田间郁蔽,以促进植株生长,降低病虫危害。 4、把好施肥关。为防止土壤板结和盐碱化,提倡基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保障蔬菜生育期的需要。追肥以腐熟粪尿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增加微生物肥料的施用比例,相应减少化肥用量,同时,要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有针对性地用各种蔬菜专用肥。无公害蔬菜生产用肥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严禁使用硝态氮肥。 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上严格遵循以"物理、生态防治为基础,生物农药打头阵,土制农药当配角,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助威力,剧毒农药不下田"的原则。 1、采用物理生态法防病。在播种前进行温烫浸种和变温处理,可以杀灭或减少种传病害,促使蔬菜植株健壮生长。在夏季利用阳光高温消毒,在60度以上气温下处理5--7天,可杀死土表病菌和虫卵;利用嫁接技术,可增强蔬菜植株的抗病性;利用白粉虱和蚜虫有趋黄性,可设黄色机油板进行诱杀,也可利用昆虫的性激素进行诱杀;在保护地的通风口处罩上纱网,可防止昆虫飞入。 2、利用生物的天敌,防治蔬菜病虫害。能做到以虫治虫,以菌治虫,既可达到防治蔬菜病虫害的目的,也可不用或少用农药,减少污染,减轻毒性。如利用青虫菌,防治菜青虫;利用七星瓢虫,防治蚜虫。 3、使用以菌治菌的生物农药。使用农抗120防治蔬菜炭疽病和枯萎病,使用武夷霉素可防治蔬菜灰霉病与白粉病;使用硫酸链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可防治蔬菜细菌性病害;用弱毒疫苗防治蔬菜病毒病。 4、科学地使用化学农药。认真执行《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安全间隔期限规定》,严禁在蔬菜上喷施3911、1605、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丹等高毒农药,严格按照国家对安全间隔期的有关规定,采摘上市前严禁施药。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应达到有效、经济、安全的目的,首先要普及农药知识,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使用。其次是适时施药,要根据不同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和药剂的性能,抓住有利时机,适时进行防治,如菜青虫在幼虫危害时防治,在施药之前要进行必要的调查,根据防治对象的发育进度,定防治适期。再其次是要正确施药,严格掌握用药剂量,不随意减少或增加用量,还应根据防治对象的为害特点和药剂的品种、剂型特性,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和合适的施药机具进行施药。 要制定无公害蔬菜的包装储运标准 生产出来的无公害蔬菜在放入餐桌之前,仍然存在着储运不当造成的菌毒素、化学农药、重金属及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必须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的包装储运标准。无公害蔬菜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用于包装的塑料箱、纸箱等须按产品的大小规格设计,整洁、干燥、牢固、透气、美观、无污染、无异味、内壁无尖突物、无虫蛀、腐烂、霉变等,纸箱无受潮、离层现象,同时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化学合成防腐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