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枫秋火焰栽培管理
学种菜解答: 红枫大致可分为国内原产红枫,日本红枫和美国红枫等。主要用嫁接繁殖,嫁接繁殖宜用2-4年生的青枫实生苗作砧木,切接宜在3-4月进行,砧木高度可根据需要确定;靠接在5-6月梅雨季节进行,秋季落叶后切离,这种方法仅用于少数珍贵的品种。芽接应用最为普遍,每年5月下旬到6月下旬和秋后8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最佳时间。初夏是枝条生长旺期,利用红枫当年生向阳健壮短枝上的饱满芽,带1厘米长叶柄作接芽。秋火焰是美国红枫经人工改良后其中叶色表现较一致的树种,长势最快、1年定植苗均可达到2米以上,红叶性状稳定,秋叶变色的主色大红略偏深红,抗性强,秋火焰非常抗病,不受汽车尾气困扰,具强大的抗冻害和大风的优点,是当前市场最为看好的树种之一,春天开花,花红色。因其秋季色彩夺目,持续时间长,树冠整洁,被广泛应用于公园、小区、街道栽植,既可以园林造景又可以做行道树,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近几年引进的美化、绿化城市园林的理想珍稀树种之一。 美国红枫别名:红花槭、北方红枫、北美红枫、沼泽枫、加拿大红枫、红糖槭、猩红枫英文名:Redmaple,Scarletmaple学名:Acerrubrum科属:槭树科槭树属类别:落叶乔木主要性状:高可达30M,冠幅10M,叶掌状3-5裂,叶长10CM,叶表面亮绿色,叶背泛白,部分有白色绒毛。春季新叶泛红,与成串的红色花朵相映成趣;夏季枝叶成阴;秋季叶片为绚丽的红色,持续时间长。树型直立向上,树冠圆形。春天开红色小花,果有翅,红色。该树种生长迅速,是所有红枫品种中生长最快的品种。 习性特点: 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湿。我国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吉林、河南、陕西、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新疆等地的气候均适宜,每年秋季纯正的改良红枫都能稳定地表现出绚丽的红叶效果,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使秋色更艳。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适合与寒冷气候,喜营养丰富且排水良好的肥沃土。 繁殖方法:通过无性方式(如组培、嫁接、扦插等)繁殖的。栽培管理:美国红枫可用种子繁殖或扦插繁殖。种子无需层化处理,发芽较快。扦插繁殖成活率较低。观赏价值:叶和枝常年呈紫红色,艳丽夺目,观赏价值高,是我国重要彩色树种。 园林运用:广泛用于园林绿地及庭院做观赏树,以孤植、散植为主,也易于与景石相伴,观赏效果佳。 1.施肥。红枫嫁接成活后,为促进其快速生长、提早出圃时间,需适时施肥。3-4月份,以施氮肥为主,其中氮磷钾比例为6:1:3,要薄施勤肥,每7-10天撒施或浇施一次。5-8月,施腐熟的猪牛栏肥,割青草为主,或适当施入化学肥,增加土壤的有机成分,以调节土壤的松软度和提高抗干防涝能力。10月份开始,以施磷钾为主的基肥,如腐熟的菜饼、油饼、豆饼或复合肥,采用根部周围穴施或环施,其中基肥氮磷钾比例为2:3:5。 2.合理种植密度。红枫幼苗期生长速度慢,当苗木生长到一定时候,需调整种植密度,使苗木最大限度接受光照。一般视红枫干径(干高30厘米)粗细而定。干径小于1厘米,株行距为0.8*1.0米;干径1-2厘米,株行距1.2*1.1米;干径在2-3厘米,株行距为1.6*1.4米;干径3-4厘米,株行距选择2.3*2.0米;干径大于5厘米,株行距2.8*2.2米。移植时,需对树苗进行修剪,去掉中根,部分过长细根和顶端旺发枝及徒长枝、干粗2厘米以上苗木移栽一定要带泥球。 3.其它栽培管理。培土:对沙性严重、防旱能力差的土壤应培上粘性较重的细泥土和已腐烂的土杂肥;对粘性土壤,多施有机肥,适当加沙性土调节粘度,开沟排水;对粘性较重、易积水的圃地,应开深度50厘米左右的排水沟,使地下水位控制在根部以下。中耕除草:红枫幼苗期易被杂草所覆盖,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要求对幼苗周围经常进行人工除草。定植2年后的苗木,为节省劳力,可采用药物进行除草。 4、病虫害防治。危害红枫的害虫有三种,地下害虫如蛴螬、蝼蛄等啃咬红枫幼苗根茎部,易造成苗木枯死,可采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乐斯本1000度液浇根或拌细土撒施叶撒施;侵食枝叶害虫如金龟子、刺蛾、蚜虫蚕食红枫叶片,造成苗木生长不良,需用阿维菌素、捕快、氧乐果800至1000倍进行喷雾;蛀干性害虫天牛、蛀心虫等危害红枫枝干,造成红枫大苗的枯枝甚至整株死亡,须用杀灭菊脂等2000至3000倍进行喷雾,在虫道口向枝干注射甲胺磷、敌敌畏原液,外用泥口封干。 |